娱乐

花888元看《复联4》首映谁说不值得?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19-09-29 15:55 我要评论( )

据统计,截至14日,《复联4》预售已经破2亿,大约有100多万人将在24日凌晨3点看完首映回家。 在牛津通识读本《电影》一书中,美国电影学者迈克尔伍德解析了现代电影工业的前生今

  据统计,截至14日,《复联4》预售已经破2亿,大约有100多万人将在24日凌晨3点看完首映回家。

  在牛津通识读本《电影》一书中,美国电影学者迈克尔·伍德解析了现代电影工业的前生今世。

  从电影诞生,到它经历的兴盛、衰落和复兴,电影的故事本身也像极了一部电影。

  起初,电影只是一门很小的产业,是一项引人注目的发明, 但它在整个娱乐世界中占比很小,只是众多表演形式中的一种。然而,很快就出现了只有电影放映的表演,并且为此辟出专门的场所。

  1905年,五分钱戏院在匹兹堡开张,到1907年,美国已有4 000家这样的电影院。并且,类似的产业逐渐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发展起来,全球观影人数也在不断增长。

  电影制片公司应运而生,如法国的百代和高蒙,德国的乌发,美国的环球、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至于好莱坞,这个被橘子树丛包围的加州小镇,因其稳定的气候(也因为加州远离纽约,也就远离了那些不断抛向纽约实验者和投资者的诉讼),成为电影的聚居地。类似于后来电影制作模式的轮廓开始形成。电影明星们开始大放光彩。最重要的是,金钱的光芒开始闪现。

  电影的整个支撑体系得到蓬勃发展:宣传机器、影迷杂志、奖项、纪录等等。电影的票房成绩开始相当于体育比赛或世界拳击锦标赛的成绩。《阿凡达》(2009)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但如果我们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最卖座电影的头衔得让给《乱世佳人》(1939),《阿凡达》则排到第14位。

  美国电影学院在1929年颁发了第一批奥斯卡奖,此后每年都颁发给电影人。奖项设置从短片系列到单部故事片,再加上辅助性项目,逐渐形成了持续至今的标准两类设置。

  到1929年,美国每周卖出9 000万张电影票,其他地区票数相当。在大萧条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数字有所起伏。但到1946年,票数已达到1亿张。然而,到1955年又降到4 600万张,但依然高于1922 年的4 000万张。同样,随着票房的增减,电影院的数量自然也是起伏不定:1947年美国开设了20 000家电影院,1959年降至11 000 家。

  影片一般周三更换,并循环播放。所以,你可以在电影放到一半时走进电影院,直到你再次看到电影的一半为止。这就是现在几乎无法理解的习语“这是我们进来的地方”的由来。

  起初,电影是工人阶级的娱乐,对中产阶级来说有点过于粗糙和现成了。然而不同的社会群体很快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大的观众群,电影院也变得越来越优雅豪华。

  但电影和戏剧之间还是存在着重要区别,或者说这个重要区别存在于整个大众艺术与更有排他性和选择性的观剧(举例而言)体验之间。它与阶层无关,而是同人们的关注点相关。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去影院并不是为了某一部电影;节目单上有什么他们便看什么,很多人每周要去影院两次甚至更多。我们现在会为某一部电影买票,一张票对应到观众席上的某个座位,在20 世纪60年代之前,这样的观念对大多数电影观众而言是陌生的。当然,也不是说完全陌生,至少在心态上是这样。有一些电影,很少去电影院的人觉得必须去看。有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也有遭遇惨败的电影,但中心习惯依旧:观众还是会去电影院。

  当然,我们现在每周去一次电影院,看一部从报纸上精心挑选的电影,并在网上预订座位,这是一种习惯,但它不是同一种习惯。

  过去看电影有一种饱和状态,它提供了非常繁多的电影参考,观众无须聚精会神也能跟上剧情,而只用(仅仅只用)享受其中。

  这就是为什么本雅明会认为观众是分心的审查员。毫无疑问,这个审查员是真正的专家,她能分辨出她所喜爱的明星脸上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她知道那个温文尔雅的恶棍具体在何时会变得肮脏下流,且总能确信当女主人公需要时,她会忍住眼泪,找到内心的力量。

  魅力在于,这个审查员永远不会把自己当作专家,至多算影迷,但她可能对做一个影迷更不感兴趣,她可能只是觉得电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家园,她熟悉这个世界的所有角落,她不会感到惊讶,除非有时候惊讶是因为她所理解的故意设计。这是一种宝贵的了解,只有某种饱和状态才会提供这种了解。

  从20世纪20年代以及声音出现开始,电影的死亡已经被宣告了很多次。但在过去的10年或15年间,出于种种原因,这样的宣告铺天盖地。在任何语境下,死亡都是一个极端命题。

  我们在家里不用遥控装置,也可以随时暂停、停止或回放一部电影。然而,这种对步调的选择是第一个重要的改变:我们可以休息一下,只要喜欢,还可以多次观看同一场景;我们可以跳过整个情节而不必闭上眼睛或离开房间。第二个改变,比起电影来讲,可能对电视更重要。它与录制有关,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在放映时观看节目了,因而在理论上,整个节目编排的概念已经消失了。第三个改变是,我们可以在家里看电影,我们可以购买或者租影片。如果不想去影院的话, 我们可以再也不用踏入或坐入一家影院了。

  当然,对于那些真正拥有眼力的人来说,在任何形式的电影复制品(不管是数码的还是非数码的)以及以合理的速度在真正的投影机上播放的同一部电影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在这里,谈论电影的死亡似乎是恰当的,因为曾经能被看到的东西——彼得· 博格丹诺维奇回忆说,曾经在旧的硝化纤维胶片上能够看到银色的微光—现在再也看不到了。

  我不太确定能够停止影片并在家里观看(如果这可以从视觉品质中分离开) 是否必然代表一种损失以及改变。当然,如果你对电影的观念包含改变发生之前的种种——走进一家影院,买票,在黑暗中坐上一段时间,观赏一部不能暂停或倒放的电影,那这一改变只会让人觉得是损失了。

  但是现在,考虑这些并不例外的事实和可能性。电影仍然是一桩大买卖,或者可以是大买卖。印度最卖座的电影能赚2亿到3. 5亿美元的毛利。对美国而言,这一数字在5亿到7. 5亿之间。我们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大多数电影仍旧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不管它们是如何诞生的。相反,电影制作成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而且制作的电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新媒体使我们比以往都能更好地接触到至少是旧媒体的内容。塔· 加拉赫表示:“对于电影爱好者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时代了——对于那些声称只有硝化纤维胶片才值得观看的人, 请恕冒昧。”

  乔纳森· 罗森鲍姆写道:“设想一种新的对电影的迷恋开始成为可能”,这是一种不依赖于电影传统经验的对电影的热爱。

  马歇尔· 麦克卢汉的观点是错的,媒介不是信息。媒介就是媒介,存储和传递就是存储和传递。我们不必拘泥于陈旧的记忆和运输方式,也不需要认为最新的总是最好的。

  但话又说回来,马歇尔· 麦克卢汉也是对的:一旦我们的生活中有了媒介,便没有哪一种不会改变我们的感知习惯,我们每天都会变得更加数字化。

  一般认为电影是20世纪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它包罗万象——对事件的记录、现代神话、一项爱好、职业生涯或是一整个产业。然而,如迈克尔·伍德所说,电影虽然意义广泛,但它首先是一种通过光影讲述故事的形式。

  很多人指责电影是一种制造幻象的工具,但也有人歌颂其另一面:电影让我们尽可能亲密地接触真实世界。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888电影网_神马电影网_新视觉影院_我不卡影院_6080电影网站

    888电影网_神马电影网_新视觉影院_我不卡影院_6080电影网站

    2019-12-11 10:01

  • 哪个题材的电影容易成为票房热点???

    哪个题材的电影容易成为票房热点???

    2019-10-29 10:33

  • 【国庆可用】¥888长泰唐宋花仙谷度假村~入住水岸湖景别墅房~享

    【国庆可用】¥888长泰唐宋花仙谷度假村~入住水岸湖景别墅房~享

    2019-10-08 15:58

  • 【自驾游】平日一口价¥888=6房佛冈碧桂园温泉别墅约你轰趴狂欢

    【自驾游】平日一口价¥888=6房佛冈碧桂园温泉别墅约你轰趴狂欢

    2019-09-29 15:54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