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周口“婴儿丢失案”不只是家庭伦理剧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19-10-31 16:39 我要评论( )

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有新进展。5月20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该事件系男婴母亲和孩子生父策划自导自演。目前参与策划的多人已被拘留(本报今日A16版有报道)。 就在前不久,乐

  “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有新进展。5月20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该事件系男婴母亲和孩子生父策划“自导自演”。目前参与策划的多人已被拘留(本报今日A16版有报道)。

  就在前不久,“乐清小男孩失联”案宣判,法院一审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判处“失联男孩”母亲陈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与“乐清小男孩失联”案极为相似,都是男孩母亲因家庭矛盾“自导自演”,只不过周口这一事件参与人数更多,更为复杂。

  两起事件都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投入寻找工作,警方也投入大量警力,积极寻找。掀起了这么大的舆论风波,动用了这么多的社会力量、警力,到头来不过是“失联男孩”母亲“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类似事件一再重演,也就是谎言一再冲击全社会的诚信堤坝,一再辜负与践踏全社会的爱心与善意,这严重透支了社会爱心,浪费了社会救援力量。社会力量将疲于应对,社会爱心人士也将对此心怀警惕,不敢轻易相信。这样的“善意谎言”对社会资源与善意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对于“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就有必要参照“乐清小男孩失联”案,乐清“失联男孩”的母亲被判处了实刑,正是法院考虑到事件损耗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或许当事人并没有想到影响会这么大,但这些谎言已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他们就应为此承担相应责任。

  在网络时代,一个小石子就可能激起满池涟漪,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让自己变成了谣言制造者与传播者;进而言之,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守法护法,对法律充满敬畏,不能挑衅法律底线。你的所作所为不仅关系自己,也可能关系其他人,甚至关系全社会,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只有通过依法严惩,才能让这些“谎言者”吸取教训,这也能为全社会上一堂法治课,这样才能守牢法律底线,守护好社会善意。严惩的另一面,也应看到,类似事件也间接证明:社会公众没有、也不会因个别发生的“狼来了”的故事而变得冷漠麻木。在“孩子丢失”问题上,公众从来不会吝啬半点善心。(戴先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从《都挺好》看家庭伦理剧20年

    从《都挺好》看家庭伦理剧20年

    2021-03-18 21:00

  • 家庭伦理剧如何提升观众审美情趣?

    家庭伦理剧如何提升观众审美情趣?

    2020-03-26 07:40

  • 2016首部家庭伦理剧《爱人的谎言》暖心励志

    2016首部家庭伦理剧《爱人的谎言》暖心励志

    2020-03-26 07:37

  • 《夫妻那些事》折射家庭伦理剧的道德建设新趋向

    《夫妻那些事》折射家庭伦理剧的道德建设新趋向

    2020-03-26 07:37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