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小米和美的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佼佼者,究竟谁更占优势?在前两篇文章中,作者分析了小米与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布局和流量入口差异,本文将继续深入探讨其盈利模式,看看它们如何在智能家居的风口“乘风破浪”。
软件层面主要通过自有IoT平台盈利,包括平台变现、流量变现、数据变现等方式。
线上渠道方面,小米在自营电商平台(小米有品)上运营得更出色;线下渠道方面,美的多年来布局的线下渠道网络可以扎根得更深,全网销售规模更大。
2020年上半年,美的全网销售规模超过430亿元,而小米全网销售规模约283亿元,美的销售规模更大。
在广阔的三四线市场,则以旗舰店、专卖店、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面覆盖,已经成为国内家电全网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截至2019年末,美的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7000万台智能家电产品。
小米也不甘示弱,发力B端,扩宽销售渠道。小米与宜家、全季酒店、必胜客、车和家、爱空间等企业展开合作。比如,小米与全季酒店合作推出智慧酒店,采用了全套小米AIoT产品;此外,小米与必胜客宅急送展开合作,通过小米智能电视,打造家庭消费场景的大屏订餐新模式。
目前,美的仅与华为、公牛等少部分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而小米则在官网设置IoT平台开放合作申请入口。
比如,宜家家居的照明产品,可以通过小爱同学、米家APP等终端入口实现语音控制;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与平台已接入的其他企业产品实现智能联动。
就像前面所讲的小米与全季酒店的合作,入住全季酒店的顾客,可以用小爱同学调节灯光、温度,查询酒店信息等等。
智能硬件服务商的角色类似于中介,一边对接各大IoT开发平台,一边对接各大企业产品。比如小匠物联,获得了2020年度小米IoT平台服务商认证。
从小米近期财报上可以看到,小米除了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外,还有一部分的收入来源于互联网服务,包括广告、游戏、金融科技等,约占总收入的11%。
以广告为例。小米的自有电商及新媒体渠道,可以为这些合作品牌的智能硬件产品进行推广。目前,小米向广告主提供了米家APP产品百科、新媒体渠道新品宣发、米家精选内容推荐、米家试用活动、小米有品销售渠道等推广方式。
反观美的美居App,整个内容布局都是围绕美的系列产品展开。商城页面主要是美的系家电,食谱页主要是美的智能家电的场景化运用,而发现页则是个性化内容、场景与服务推荐。
这也再一次验证,以互联网起家的小米,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更开放。它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态连接者,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玩家。
因为不管卖产品、卖平台还是卖流量,终究都是一次性买卖,而掌握大数据才能赋能人工智能与营销环节,从而成为智能家居价值链当中更重要的角色。
比如用户使用App进行空调温度调节,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他/她对室内温度的偏好、对抽湿/送风的要求、对儿童模式/老人模式的特殊需求。
比如通过用户使用智能冰箱、智能烤箱、炒菜机器人等产品的习惯,可以了解到他/她对美食的偏好:喜欢什么食材、喜欢什么做法、家里做饭的频率与大致时间等等。
再如App在帮助用户进行台灯智能调节时,也在描绘他/她的生活作息时间:什么时候有阅读的需求、什么时候使用电脑、什么时候起床和休息,一个有生活轨迹、活灵活现的人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智能家居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是围绕用户生活展开的一系列体验设计。用户的餐饮、购物、出行、娱乐,都可以被个性化定制。相比之下,美的的产品触点更多,而且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高频使用的家电领域更占优势;而小米更了解互联网的世界怎么玩,在用户运营、数据变现上也许更有方法论。
硬件层面主要靠销售智能产品赚取差价,可以面向B端与C端开拓市场;软件层面则包含IoT平台变现、广告流量变现与用户数据变现,核心在于转变一次性买卖的思维,强化企业在智能家居中的价值链角色。
智能家居风口正猛,谁都想乘风破浪。不仅小米与美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想分得一杯羹。目前,智能家居生态的具体形态、每个参与者的位置和利益分配方式都尚无定论。但可以预见的是,从宏观层面做出战略布局,会在智能家居链条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
Vinky,微信公众号:叁言梁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省广资深策划经理,关注互联网营销领域。
剖析102家公司会员模式(5):盒马X会员,线个方面解析:归因分析模型
听到很多言论说在中国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那么产品经理呢,也吃青春饭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以产品经理、运营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集媒体、培训、社群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人和运营人,成立9年举办在线+期,线+场,产品经理大会、运营大会20+场,覆盖北上广深杭成都等15个城市,在行业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平台聚集了众多BAT美团京东滴滴360小米网易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和运营总监,他们在这里与你一起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