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上个周末,2012-2013赛季小西甲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落下了帷幕,由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与北京市校园足球相关单位携手共建的这项赛事,顺利结束了第二个赛季,两年当中,众多小学生通过小西甲联赛得到了踢球和锻炼的机会,真正做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
去年9月,第二届小西甲联赛开始进行,20支身着西甲俱乐部球衣的北京市小学生球队,在校园足球场进行了主客场38轮总共380场比赛,将近400位小球员参与其中。孩子们不仅场上球踢得不错,场下也是彬彬有礼。本届比赛的冠军,属于北京市传统足球强校人大附小,球队主教练边立军告诉记者,小球员通过参加比赛,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学习也并不会因此受影响。
边立军:这个年龄段的11岁、12岁的孩子一周练两次踢两场比赛就足够了,下午是下课以后训练,个别孩子的成绩在班里还排在前列,孩子不光需要文化课知识的学习,身体的锻炼和意志的磨炼也是必须的,这可以通过足球训练来达到这个目的。
如今校园足球在中国的开展,还只是星星之火,曾经有基层教练告诉记者,真正愿意让孩子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小学,其实还很少。新升小学在今年的小西甲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校园足球也开展的很好,不过过去他们也曾经遇到过不小的阻力。
校长乔育芳:确实是有阻力,从开始到现在我们面对老师的种种不支持,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大,有些老师会认为足球比赛影响孩子学习。但是通过实践其实不然,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出一种人生的经历,比如对他的写作,对他课堂上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其实是有帮助的。所以老师们的观念也在逐步的转变,家长也尝到了甜头,比如有些孩子身体不太好,通过参加足球比赛,体质越来越好了,而且越来越阳光,越来越健康了,所以也逐渐的得到家长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