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法官说法:校园贷安全吗?

字号+ 作者:宫钰 来源: 2018-06-20 10:30 我要评论( )

2016年9月,大学生李某因消费急需,通过安徽某公司的借贷款中介服务平台向闫某借款6000元、借期九个月,双方签订了借款协议。根据约定,在此期间,李某每月应支付150元借款利息,但她并未依约履行,于是闫某将其诉至法庭。法院最终判决,李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

  案情回顾

  2016年9月,大学生李某因消费急需,通过安徽某公司的借贷款中介服务平台向闫某借款6000元、借期九个月,双方签订了借款协议。根据约定,在此期间,李某每月应支付150元借款利息,但她并未依约履行,于是闫某将其诉至法庭。法院最终判决,李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闫某借款本金6000元,利息1080元、逾期违约金735元。

  法官说法

  校园贷,是指专门面向在校大学生发放的贷款,有校园网贷、校园信贷等形式。

  与民间借贷相比,校园贷有如下特点: 一是当事人诉讼能力差距大。原告作为出借人虽为个人,但背后有专业放贷公司,对诉讼准备充分、熟悉法律程序。而作为借款人的大学生不仅欠缺社会经验,而且不了解法律程序,保存证据意识差,这在出借人制定的格式合同上就有反映,借贷案件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但借款合同一般为格式合同,篇幅冗长,五花八门的各项费用隐藏其中。

  二是校园贷单笔贷款额度小,借贷期限偏短,通常为6个月到1年不等。再加上放贷门槛低,通常都以“无需担保、无需抵押、当日放款”作为宣传点,以此诱惑大学生。事实上,借款期限短更易导致借款人逾期,由此造成违约。

  三是放贷利率偏高且具有隐蔽性。尽管借款合同一般约定月利率为2%至3%,但出借人往往以较为隐蔽的形式掩盖其高利贷的事实。如提前以“手续费”“利息”等方式扣除一部分费用,俗称“砍头息”,实质上已将利息提前扣除,再加上合同中收取名目纷繁的手续费、罚息等,掩盖其高利贷的实质。

  在国家助学贷款已非常普及的情况下,校园贷仍然存在很大市场,如满足大学生创业、提前或超高消费等需求,但如果违约,高额计息方式可能导致大学生无力偿还。因此,法官提醒在校大学生应理性消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认识校园贷,对可能存在的违约情况提前认知。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能贪图小利轻易为他人做担保人,更不能为他人以自己名义办理各种分期贷款。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护眼 亮眼|浙江永康科普志愿者健康宣传进校园

    护眼 亮眼|浙江永康科普志愿者健康宣传进校园

    2019-10-28 09:31

  • 爱国爱家爱校园 做有梦想阳光娃 ——庞各庄第一中心小学举行2019

    爱国爱家爱校园 做有梦想阳光娃 ——庞各庄第一中心小学举行2019

    2019-09-02 06:57

  • 工信部:电信企业要自觉不在校园摆摊营销业务

    工信部:电信企业要自觉不在校园摆摊营销业务

    2018-07-18 14:08

  • 工信部:电信企业要自觉 不在校园摆摊设点营销

    工信部:电信企业要自觉 不在校园摆摊设点营销

    2018-07-18 14:08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