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统战新语】【新时代•实践创新】如何画好网络社会同心圆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09-27 07:10 我要评论( )

习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近年来,网络社会组织蓬勃发展,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创新社会治理、推动行业自律、弘扬网络正能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江苏省镇江市委统战部因势

  习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近年来,网络社会组织蓬勃发展,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创新社会治理、推动行业自律、弘扬网络正能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江苏省镇江市委统战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以网络社会组织为抓手,探索开展统战工作新领域。

  经过探索,镇江市委统战部归纳出24字工作法,走出了网络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新路子。

  目前,镇江市已经注册的重点的网络社会组织有50多家,核心成员3万多人,注册会员20万多人。依托网络社会组织,年均策划开展爱心捐助、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网络主题文化活动400余场,吸引50多万网民参加。镇江网络社会组织已成为民间力量参与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有效补充。

  镇江市级层面先后研究出台规范网络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等10余部政策文件,为网络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提供引导和支持。

  在全国率先成立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网络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通过健全章程、规范运作,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实行“网络发动、党政推动、各界行动”的工作模式,线上开通微信公众号、专栏等载体,线下重点打造一批网络社会组织活动中心,形成网民节、网友公益等一批网络品牌。

  通过建立统战、组织、宣传、民政等18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新的社会阶层联席会议制度,将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人士纳入联谊交友范围,组织他们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安徽六安等地参加专题培训,始终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搭建同心实践平台。在镇江主城区搭建万科、西津渡等社区实践平台。同时,整合统一战线资源,在茅山革命老区建立“同心工程实验区”,近五年来先后投入近亿元,将昔日的贫困村变成如今的明星村庄,并在此建立镇江网络社会组织统战实践基地,引导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人士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

  搭建协商议政平台。定期组织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人士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活动,推荐优秀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人员,通过开展“版主沙龙”“政务微客厅”“走基层看项目”等网络问政活动,畅通议政建言渠道,广泛吸纳网民智慧。

  促进网上正能量的汇聚。加强对网络社会组织带头人、民间意见领袖、草根“达人”等关键力量的团结和引导,发挥“葡萄串”示范引领效应。

  促进主旋律的弘扬。先后吸纳20多名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人士,并带动一批网民进入网上“红军”队伍,定向注册、依令而行。

  促进公共服务的拓展。依托“大爱联盟”“金山公益”等网络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助老志愿服务、关爱失独家庭等100多项公益服务项目,有效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实现了“从堵到疏”的转变。改变过去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堵”的做法,转变为依靠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人士的力量,以疏为主,引导正面发声,积极弘扬主旋律。

  实现了从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的转变。网络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强化政府有形之手与网络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无形之手的无缝衔接,使网络社会组织实现从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的转变。

  实现了由“社会人”向“组织人”的转变。网络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开展,使这些代表人士有了归属感,统战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娘家人”,代表人士也由“社会人”转变成“组织人”。

  实现了单打一到聚力合唱的转变。依托联席会议制度,网络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初步实现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实现了统战对象到统战力量的转变。通过强化政治引导,以新社会阶层人士为主的一大批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人士,由“昨天的统战对象”转变为“今日的统战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每逢佳节倍思亲,咱们中国人三大节庆春节、端午和中秋都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即使是在外地工作的游子,也都一定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不然也会与老乡聚会话家常,回味家乡味一解思乡之苦。[详细]

  杨静仁是党和国家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卓越的领导人,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兼国家民委主任等。今年是杨静仁同志的百年诞辰,我们整理了他的故事若干,陆续刊发,以为纪念。[详细]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其根本就是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是形成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详细]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2018网络流行语你不知道的有多少?

    2018网络流行语你不知道的有多少?

    2018-09-27 13:42

  • 2018上半年网络流行语英文要怎么说?

    2018上半年网络流行语英文要怎么说?

    2018-09-27 10:24

  • 抖音、社会人手表背后力量: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

    抖音、社会人手表背后力量: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

    2018-09-27 07:09

  • 小猪佩奇要进军时尚界?不愧是靠卖萌就能年入10亿的社会人!

    小猪佩奇要进军时尚界?不愧是靠卖萌就能年入10亿的社会人!

    2018-09-22 12:1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