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

部分不限流量套餐降价 运营商为何开启降价模式?

字号+ 作者: 来源: 2018-06-23 16:08 我要评论( )

比如,上述北京移动78元套餐,用户当月流量使用超过10GB后,上网限速最高1Mbps,当月累计使用流量超100GB后,限速至最高128Kbps。 可喜的是,运营商对不限流量套餐限速标准进行了改变。比如,中国移动的“任我用”不限流量套餐最早是对使用超过50GB的用户进行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1日电(记者 吴涛)近来,不少手机用户都忙着换套餐,原来中国移动新推了一款不限流量套餐,最低78元每月。和一些不限流量的互联网套餐相比,这次老用户亦可办理。

  经常被网友吐槽“流量贵”的中国移动为什么开启降价模式?还有没有其他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优惠套餐仅限部分地区

  近来,中国移动在部分地区对不限流量套餐进行了降价,例如,北京地区最低78元/月(部分地区为88元/月)就能享受到不限流量和50分钟的免费通话服务。要知道,原来中国移动不限流量套餐最低也要100元左右。

  而且,上述套餐和中国移动同样为88元畅享套餐相比,流量上着实优惠不少。88元畅享套餐包括3GB国内流量和220分钟免费通话。

  值得注意的,这样的套餐,目前还没有全面推广,仅部分地区存在,比如北京、广西等。中国移动相关人士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应该是各个省份自己制定的优惠活动,集团层面暂没有相关消息。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中国移动早就开始对各个地区的套餐进行梳理,从这次优惠选择上看,中国移动选择了经营压力比较小的地区率先降价,不排除后续进一步扩大范围。”

  记者注意到,此次,中国移动推出的套餐颇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增加了流量资源,减少通话资源。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1-4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8441亿分钟,同比下降4.4%;但4月当月户均使用流量达到3.41GB,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54%。

  或意在“狙击”互联网套餐卡

  对于中国移动不限流量套餐此次降价,付亮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面临一定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竞争对手发力互联网套餐卡,另外就是固网捆绑套餐。

  记者了解到,现在不少用户都开始使用办理宽带赠送的手机号。北京联通用户张女士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家里面宽带每月需要158元,绑定了一张手机卡,不限流量,还包括1000分钟免费通话,300条短信,感觉挺实惠。

  “还有就是政策原因,7月1日起,将取消流量漫游费,本地优惠流量将取消,中国移动老用户基数庞大,肯定要想办法留住,所以提前对相关套餐进行了梳理,最低78元的定价标准也是参考了其它两家运营商相应套餐。”付亮称。

  还有分析指出,中国移动此次大幅下调不限流量套餐资费或和其4G用户数增长出现停滞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移动4月份4G用户数不增反降,从3月底的6.71亿户降为6.69亿户。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用户数还是呈增长态势。

  限速条件有缓和

  值得注意的是,不限流量套餐虽然有降价,但限速条件依然存在。比如,上述北京移动78元套餐,用户当月流量使用超过10GB后,上网限速最高1Mbps,当月累计使用流量超100GB后,限速至最高128Kbps。

  可喜的是,运营商对不限流量套餐限速标准进行了改变。比如,中国移动的“任我用”不限流量套餐最早是对使用超过50GB的用户进行断网,现在则是对使用超过100GB的用户限速至最高128Kbps。

  记者观察还发现,不同的运营商对不限流量套餐的限速标准差异很大,如中国联通“大冰神”卡第一档限速标准为7.2Mbps,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则为1Mbps,相差几倍。

  付亮表示,实际上,一档限速多是降至3G水平,二档限速降至2G水平,三个运营商网络不同,都是根据自己网络水平能力来制定的标准。(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咪咕携手康佳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建5G超高清实验室

    中国移动咪咕携手康佳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建5G超高清实验室

    2019-05-10 15:46

  • 银行网媒发稿套餐宣传案例

    银行网媒发稿套餐宣传案例

    2019-05-10 14:45

  • 中国电信:年内手机流量平均单价至少降低30%

    中国电信:年内手机流量平均单价至少降低30%

    2018-07-04 15:03

  • 中国移动将在新加坡建立第二个亚太数据中心

    中国移动将在新加坡建立第二个亚太数据中心

    2018-07-04 15:03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