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医学基础知识:血常规检查数值分析与临床意义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09-18 13:29 我要评论( )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态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今天为大家进行血常规检查数值分析并总结临床意义,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1)相对性增加:严重呕吐、腹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态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今天为大家进行血常规检查数值分析并总结临床意义,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1)相对性增加: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出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继发红细胞增多症:胎儿及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严重慢性心、肺疾患如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携氧能力低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

  a、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比正常人低10%-20%;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均可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减少。

  a、增多:急性感染和炎症、组织损伤坏死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a)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为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白血病。

  (b)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

  a、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等

  b、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b、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a、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早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a、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等。b、血小板的消耗过多: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的破坏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皮亢。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深观察|让大学生以理想面貌与良性互动达成大学教育的意义

    深观察|让大学生以理想面貌与良性互动达成大学教育的意义

    2018-10-27 08:57

  • 老教师守15年秘密请读懂其背后的教育意义

    老教师守15年秘密请读懂其背后的教育意义

    2018-10-27 06:00

  • 评审专家点赞桂城教育有区域示范意义

    评审专家点赞桂城教育有区域示范意义

    2018-10-27 02:19

  • 恒荣汇彬:为子女购买教育金保险的必要性

    恒荣汇彬:为子女购买教育金保险的必要性

    2018-10-27 02:19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