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大力提升学校教育品质已经取得一些成绩——除了125所“新优质学校”外,更多的学校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加上以前就深受市民喜爱的学校,基本上实现了“身边就有好学校”的目标。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准日趋均衡,家长完全没有必要盲目择校,就近入学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免除孩子往来奔波上学的疲惫,也可以免除家长长期接送的辛劳。”
5月即将来临,不少学生家长为孩子的入学——进幼儿园、上小学、升初中又开始费尽思量,希望能选择一个满意的学校。
以往,家长了解学校往往盯着名校,甚至人云亦云只想着小学“五朵金花”、初中“三剑客”、高中“四七九”或成外、实外之类的“热门”。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等,有效促进了城乡学校的品质,各区(市)县都产生了一批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新优质学校”。
2012年,我市启动了“新优质学校”培育工作,计划通过着力培育义务教育阶段一般学校、薄弱学校、新建或小区配套学校,形成一批“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新型学校,进一步推进成都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据了解,继2012年我市评选出61所新优质学校后,2013年度市教育局又确认命名了64所“新优质学校”——分布在各区(市)县的125所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优质学校”正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学校不断发展,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今,我市培育出来的125所“新优质学校”,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近15%。加上已经广泛获得市民认可的一些传统名校,基本上实现了“身边就有好学校”的目标,家长完全用不着盲目择校。据介绍,我市还将继续开展“新优质学校”的培育与验收工作,并计划在2015年以前实现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80%以上的目标。
近年来,我市大力提升学校教育品质已经取得一些成绩——除了125所“新优质学校”外,更多的学校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加上以前就深受市民喜爱的学校,基本上实现了“身边就有好学校”的目标。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准日趋均衡,家长完全没有必要盲目择校,就近入学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免除孩子往来奔波上学的疲惫,也可以免除家长长期接送的辛劳。”
指我市各区(市)县发展速度快、变化大、发展势头好的学校,是经过学校自评,相关区(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初审后推荐申报,由市教育学会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市教育局公示无异议后认定的。新优质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民办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般普通高完中的初中),培育对象主要有三类:以前办学基础较差或一般,近年办学水平提升明显,目前已经成为区域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学校;生源情况一般,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取得明显成效,教育教学成果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形成一定办学特色的学校;通过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初中办学三年以上,小学办学五年以上,并形成了一定办学特色的新建学校。
锦江区: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娇子小学、龙舟路小学、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
青羊区: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实验小学西区分校、石室联合中学(西区)、少城小学;
武侯区:石室双楠实验学校、武侯外国语学校、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武侯实验中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