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一言不合就公示教育这是怎么了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09-23 04:33 我要评论( )

虽然一开始学校校长表示不愿意背这个锅,学生家长和学生恐怕更不愿意在这种压迫下成长。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猛然间从百般呵护到竞争激烈,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似乎总有那么一点不受老师待见。上过幼小衔接的学生,似乎更能适应小学的生活。

  虽然一开始学校校长表示不愿意背这个锅,学生家长和学生恐怕更不愿意在这种压迫下成长。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猛然间从百般呵护到竞争激烈,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似乎总有那么一点不受老师待见。上过幼小衔接的学生,似乎更能适应小学的生活。

  学校和老师,应当对这些不那么适应的孩子以更大的耐心,孩子的心智发育都有一个过程,不能粗暴地用统一的标准来强求一律。把孩子叫起来,在全班面前示众,甚至拍了照片发到家长群里,已经突破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底线,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更是对家长的羞辱。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需要的是耐心、细心和爱心,而不是这种毫无尊严的羞辱。从小就给这些孩子打上差生的标志,让他们怎么有信心面对未来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活?老师本应该是学生的领路人和保护神,如今如何让这些家长再怀有信心?这是教育的变异。

  按照省教育厅的,一年级学生应当是“零起点”,不要求一年级学生背诵20以内的加减法,不提倡口算比赛,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下识字,不要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一次生字抄写的字数和遍数不要太多,一般每个字要写3遍左右。

  这样的,许多天真幼稚的家长就信了。在他们的心目中,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可能比多认几个字,多背几首诗来得更加重要。但是现实告诉他们,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隔着巨大的鸿沟。刚上一年级的家长发现,孩子在学校被公然羞辱,自己过去的教育理念轰然崩塌。

  这种坍塌是全方位的。明明是指定要求孩子独立完成的手抄报,最终成了家长完成,学校里搞的评比,那些独立完成的显得那么丑陋,而家长完成的则更显完美。老师并没有表扬独立完成的,反而表扬更加完美的家长完成的作品。在这种“明知是假,却又装着不知道是假”的心照不宣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却要叫他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育的真谛是为了培养现代化的公民。道德品质和理性思维的培养应当超过对学习的追求。但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大家又似乎别无他法。大学看高中,高中看初中,初中看小学,小学看幼儿园。压力的链条就这么一步步压下来,教育的本质就开始变异。

  在这样的体制下,教育系统对于学生能力的测评,就变成了老师的压力。对拼音、算术的掌握,尽管省里要求“零起点”,却在事实上开始评比。各个区都铆足了劲,要在全市排名靠前,于是层层分解任务指标。那些拖后腿的孩子,就成了牺牲品。

  即使是压力再大,老师首先还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这种一言不合就拍照上传,给家长和孩子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的举动,不用说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尽管宏观层面的变异不可阻挡,老师个人的选择依然重要,花多点时间在学生身上,他们会回报给您奇迹。(李晓鹏)

  【摘要】 杭州某小学一年级的8位小朋友,因为拼音、算术学得不好,就被老师叫起来,站成一排,拍下照片在家长群里公示。虽然一开始学校校长表示不愿意背这个锅,学生家长和学生恐怕更不愿意在这种压迫下成长。一张朋友圈的截图,在网上炸开了锅。杭州某小学一年级的8位小朋友,因为拼音、算术学得不好,就被老师叫起来,站成一排,拍下照片在家长群里公示。

  虽然一开始学校校长表示不愿意背这个锅,学生家长和学生恐怕更不愿意在这种压迫下成长。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猛然间从百般呵护到竞争激烈,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似乎总有那么一点不受老师待见。上过幼小衔接的学生,似乎更能适应小学的生活。

  学校和老师,应当对这些不那么适应的孩子以更大的耐心,孩子的心智发育都有一个过程,不能粗暴地用统一的标准来强求一律。把孩子叫起来,在全班面前示众,甚至拍了照片发到家长群里,已经突破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底线,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更是对家长的羞辱。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需要的是耐心、细心和爱心,而不是这种毫无尊严的羞辱。从小就给这些孩子打上差生的标志,让他们怎么有信心面对未来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活?老师本应该是学生的领路人和保护神,如今如何让这些家长再怀有信心?这是教育的变异。

  按照省教育厅的,一年级学生应当是“零起点”,不要求一年级学生背诵20以内的加减法,不提倡口算比赛,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下识字,不要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一次生字抄写的字数和遍数不要太多,一般每个字要写3遍左右。

  这样的,许多天真幼稚的家长就信了。在他们的心目中,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可能比多认几个字,多背几首诗来得更加重要。但是现实告诉他们,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隔着巨大的鸿沟。刚上一年级的家长发现,孩子在学校被公然羞辱,自己过去的教育理念轰然崩塌。

  这种坍塌是全方位的。明明是指定要求孩子独立完成的手抄报,最终成了家长完成,学校里搞的评比,那些独立完成的显得那么丑陋,而家长完成的则更显完美。老师并没有表扬独立完成的,反而表扬更加完美的家长完成的作品。在这种“明知是假,却又装着不知道是假”的心照不宣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却要叫他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育的真谛是为了培养现代化的公民。道德品质和理性思维的培养应当超过对学习的追求。但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大家又似乎别无他法。大学看高中,高中看初中,初中看小学,小学看幼儿园。压力的链条就这么一步步压下来,教育的本质就开始变异。

  在这样的体制下,教育系统对于学生能力的测评,就变成了老师的压力。对拼音、算术的掌握,尽管省里要求“零起点”,却在事实上开始评比。各个区都铆足了劲,要在全市排名靠前,于是层层分解任务指标。那些拖后腿的孩子,就成了牺牲品。

  即使是压力再大,老师首先还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这种一言不合就拍照上传,给家长和孩子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的举动,不用说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尽管宏观层面的变异不可阻挡,老师个人的选择依然重要,花多点时间在学生身上,他们会回报给您奇迹。(李晓鹏)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封神学院》定档112 痞子为爱从良冲刺最高学府

    封神学院》定档112 痞子为爱从良冲刺最高学府

    2018-09-23 10:40

  • 裴东光:“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教育先行

    裴东光:“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教育先行

    2018-09-23 07:51

  • 黄炎培中学开设随笔课程 让教育从“嘴上”走向“笔尖

    黄炎培中学开设随笔课程 让教育从“嘴上”走向“笔尖

    2018-09-23 07:50

  • 婚恋教育不能止于建造“表白花园

    婚恋教育不能止于建造“表白花园

    2018-09-23 04:34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