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昕昕,不惜辞去公司一把手位置,回家做了全职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习殚精竭虑,付出一切,可孩子不开窍,成绩一直在下游徘徊。
她亲自上阵辅导孩子写作业,但孩子可以磨磨蹭蹭地写到11、12点;她下血本报了很多辅导班,可孩子就是学不进去;她精心设计了很多奖励方式,但是收效甚微……
一说到孩子学习,她就特别难过:“说不在意孩子成绩,让她快乐成长都是假的,我在意得要死!”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长期跟踪研究。
研究调查了一千所学校里两万多名儿童的学业进展,来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有3个因素与孩子后来的考试分数高度关联,而剩下那3个因素毫无影响。
但是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成绩并无影响。这个结果对于那些为了孩子的学业选择隐忍的父母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
有位著名作家曾经和老公吵得不可开交,所受屈辱数不胜数,她断定自己的婚姻已然失败。
“婚姻本身,没什么可以多说的,可以简单归结到一个字:缘。缘分尽了就是尽了。
但是婚姻一旦涉及孩子,那就是一个字,万个字,无数个字也难以排解的矛盾和艰难了。”
就这样,撑到孩子初中毕业那一天。她觉得可以向孩子坦白了,话还没说完,就被女儿打断。
我没有告诉你,是因为你们一定是担心我学习分心,担心我像别的孩子那样闹别扭,既然这样,那我就成全你们的苦心吧。”
原来懂事的她在父母面前装了四年的“无知”。为了孩子的学业,努力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这成为很多父母所坚持的偏执。
其实你们相不相爱,孩子最知道。有时候,光坚持形式上的完整,而丧失了温情,其实是最伤孩子的婚姻。
	
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说:“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不得不承认,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可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把一些人远远甩在身后。
你不懂得教育是一个过程,就永远培育不出适应社会的孩子。但是,孩子的成绩却与是否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无关。搬到好小区,甚至学区房就能让孩子成绩更好?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表面现象。
如果你是个爱读书的人,家里有很多藏书,就算你没有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你每天手不释卷的样子,也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孩子会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当认字以后,他/她自然而然地喜欢读书,不需要督促与提醒。
如果你的最大爱好是玩手机打游戏打麻将,家里有牌局,天天出入的都是牌友,两口子讨论的都是哪个剧好看,哪个游戏好玩,谁的牌技好。
就算每天晚饭后坚持给孩子读上一小时的书,小孩子对书的兴趣也不会比对手机,游戏,麻将大。对他来说,手机,游戏,麻将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不是书。
之前听过一句话:“小学成绩具有强烈的欺骗性,没有海量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6-12岁阶段,是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那这个孩子的天赋就会被饿死,更别提成绩了。有关: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父母学历,经济社会地位,家中藏书多少还是母亲的生育年龄,说的都是父母本身的特点,即“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保持家庭完整,搬到更好的小区,费心为孩子读书,说的都是父母的行为,即“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
与其为孩子的成绩殚精竭虑,不妨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倾注全部了心血,而放弃了自我成长和追求。与其逼孩子看书,监督孩子写作业,不妨先逼自己一把,以身作则,用环境影响孩子。
来源 女儿派、人民日报,转自文汇教育(ID:wenhuieducation),略有删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