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展开全部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行为是在学生的思想指导下造成的。那么,什么是影响学生思想的因素呢?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者是学生思想形成的根本。但是前两者的教育都是在社会这个大文化体系下形成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但前两者都或多或少的受社会大文化体系的影响。
那么看看我国的文化体系,毫不客气的说,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五千年的愚民史。文化的主流还是那些不尊重科学和真理的种种凭空猜测的唯心主义为主。现在更充斥着对于实际效果的无限制的追求,也就是所谓的不管杀人放火,不管坑蒙拐骗,获得财富权利就是正确的。而恰恰是这种充斥着动物性的思想对于学生产生了影响,成为学生种种不文明不和谐现象的根本原因。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那就是学生中存在着拳头大于楷模的作用。这不但是学生和社会学习的结果,同样也是经过他们切身感受获得证明的“真理”。在这种事实影响下,学校不再成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基地,而成为社会劣根性文化发扬光大的基地,可惜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而且也不想知道,这种文化导致了中国悲惨的近代史。
在这个问题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是我们改变的主题,因为从学校自身出发,学校教育是可以成为推动学校文明甚至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学校教育的主题是教师,那么教师的文化体系是什么呢?虽然有很多教师曾有过美好的想法和坚定的信仰,但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他们也不得不对考评和社会认可低头。同样他们本身有很多也并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说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一蹴而几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