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什么是教育的功利性当前我国教育功利性的几点主要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19-12-09 12:03 我要评论(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教育的功利性表达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教育追求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背离自身宗旨和规律的功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教育的功利性表达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教育追求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背离自身宗旨和规律的功利倾向日益严重.个人认为,我国当前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性倾向和做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轻成人。教育的本真是培养真正的人和真正培养人,是关注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功利化的教育却重智育,轻德体;重特长,轻全面发展;关注成名成家,忽视如何做人。其结果,教育成了智育,学生发展片面,难成大器。第二,在教育价值取向上,重经济效益,轻教育质量。当前的教育,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无论是制度化教育还是非制度化教育,办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赢利。学校收费大到十余万的学费或择校费,小到百十元的书本费、学杂费、服装费、补课费、上机费,等等。项目之多,金额之大令人吃惊。教育成了创收的手段,金钱的多少成了学生能上什么学校的分水岭。结果是既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又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形象和声誉,也客观上使一些高素质人才因贫穷而流失。一些函授教育和自考教育,管理松懈,乱发文凭。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卖文凭,来“上学”的是为了买文凭。有卖有买,皆大欢喜。结果是有了文凭,没有水平,坑了自己,害了国家。一些学校为了赚钱,无限制地盲目扩招。不管学生程度如何,只要有钱就行;不管教室大小、学生多少,只要能装下就行。结果钱是赚了,但牺牲的却是教育的质量。一些教师教书不为育人为赚钱。把学生看作捞钱的对象,为办班赚钱,课上该讲的课下讲,课内该讲的课外讲。第三,在教育行为上,背离教育规律,重结果,轻过程。首先,忽视学生是正处于成长中的人,无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正常社会交往需要和人生体验。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成了唯一,分数成了命根子,文凭成了终极目的。这样,学校加班加点补课,学生反反复复做题。教师成了教书的机器,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其次,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幼儿教育小学化,低年级教育高年级化。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要求和监督下,总是要完成远远超出自己年龄阶段的教育任务。在孩子应该用心灵去体验世界和他人,应该快快乐乐地游戏的时候,童年与童真都被功利化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第三,谁升学有望就重视谁,谁升学无望就忽视谁。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差,一切都差。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因不堪教师的歧视和挖苦而辍学流失。这种教育行为既违背教育的公平原则,也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第四,在教育的途径上,教学成了唯一的途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被排除在人的培养途径之外。学校搞封闭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人民。教育只为考试,教书是为了分数,学习也是为了分数。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离开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人的知识难于转化为能力和信仰,人的社会性难于生成,人的和谐发展也难于实现。悠悠万事,分数第一;教育途径,教学唯一。一些学生只把读书看作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手段,对社会,对人生都是一片漠然。其结果是一些学生分数不低,素质不高,发展片面;个人主义至上,集体主义缺失;既未成人,更未成才;厌恶劳动,崇尚享受。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500字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500字

    2019-12-09 12:02

  • 什么是教育术语简析教育的三种定义方式

    什么是教育术语简析教育的三种定义方式

    2019-12-09 12:02

  • 什么是教育国际化?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教育国际化?定义是什么?

    2019-12-09 12:02

  • 网易专访天科教育牛志愿负责人:帮助考生实现名牌大学梦

    网易专访天科教育牛志愿负责人:帮助考生实现名牌大学梦

    2019-12-09 12:0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