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同一堂课》家长网上课堂节目已经播出啦,通过本期的课堂学习,很多家长都感受到在家庭教育中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那本期课堂笔记没做好的家长们,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课堂笔记,可要好好收藏咯~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孩子有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如果说劳动力不足,那就不可能创造美好生活,也就不可能创造美好的人生,更不可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养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央视《超级育儿师》特邀嘉宾兰海与我们共同探讨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劳动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对孩子产生家庭责任感意义重大。现在越来越互联网化,孩子离生活的本质越来越远,应该让孩子多接触土地、知道耕作,让孩子们知道很多东西都是通过一种怎样的劳动过程形成的,这样孩子才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畏。
孩子的任务似乎就只有写作业,但劳动对孩子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孩子认知大自然,认知土地,认知到孩子自己的身体。劳动可以让孩子意识到一种和生命有关的东西,这是特别的重要。参与一些劳动,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平时的消耗只有脑力消耗,身体没有得到消耗,这对孩子是有影响的,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尊重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是需要孩子通过劳动去感受的,这对于城市的孩子非常需要。孩子参加劳动会增强责任感,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会形成很多合作关系,会有合作和交流。
劳动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让孩子身体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让孩子有一种意识,让孩子尊重土地、尊重大自然、尊重一切。
孩子做劳动时,家长会给孩子奖励,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孩子参与劳动是孩子要履行的责任,是作为家庭成员必须要做的。如果说家庭所有的劳动有分工,父母占80%,孩子占20%,那这20%就是应该孩子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超过的父母可以支付给孩子一些酬劳,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要报酬。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范围,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家长还是要分清楚,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节目通过山东教育电视台“养教有方养教有方”微信公众号,点击“同一堂课”进行回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