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两个孩子,姐姐已经到国外留学了,她自己感觉还是出去就读这两年比在国内每天刷题备考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独立学习能力更强了,综合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视野格局和出去前完全不一样,拓宽了很多,人也自信了很多。我们家长也是感觉得到孩子总体还是有很大的提升,所以这次妹妹小升初择校,还是决定让妹妹现在国内的国际学校就读,一个是提升语言,另一个是她的那些爱好也不用放弃了,原来在体制内学校还是作业比较多,睡觉的时间都比较紧,周末也经常补课。 虽然孩子也听话,也能适应,成绩也不错,但是作为家长还是不想孩子全部精力都只是用来考试读死书,毕竟以后进入社会也不是天天谈学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跟人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的视野思维的广度深度这些也是非常关键的成功融入大学和社会的能力。如果经济允许呢,国际学校还是一个更好的平台。
中国的古话,活到老,学到老,非常精辟。觉得现在很多家长都忽略了,我们上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一个终点还是人生真正的起点?高校扩招,研究生扩招,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就业率低。所以,大学是一个敲门砖,敲得是未来的门,但不是高考的终点站。我们时常讲高考一个根指挥棒,它指挥基础教育、中学教育,沿袭目前的高考制度,特别在人口大省,只有拼成 绩,搞补习军备竞赛,拼爹拼妈,谁投入的多,但讽刺的是,即使付出了10多年的努力,最后还不一定能上985,211,成了陪跑型选手。之后再次加入考研大军。所以,从这个意义出发,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学术、以及德智体美劳是需要均衡发展的。如果经济条件好,可以选择国际学校,但是在选择时,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一些相对成熟的学校。
如果你已经确定孩子绝对不会参加正常高考了,对孩子有其它安排,例如出国留学等,那么还是国际化学校好。
国际化学校课程引进了欧美教育方式,对孩子出国转去欧美学校 可以比较容易转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