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区块链技术能够阻挡引爆全球的金融危机吗?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11-14 02:42 我要评论( )

2008年8月,就在雷曼CEO福尔德的私人飞机穿梭于纽约-汉城空中的同时,在曼哈顿花园大道雷曼的另一栋办公楼里,一大队人马正在通宵达旦、紧锣密鼓地部署着另一项秘密工作。 一个

  2008年8月,就在雷曼CEO福尔德的私人飞机穿梭于纽约-汉城空中的同时,在曼哈顿花园大道雷曼的另一栋办公楼里,一大队人马正在通宵达旦、紧锣密鼓地部署着另一项秘密工作。

  一个新的公司正在积极准备注册并筹划上市的同时,多达300亿美元的资产正在以各种方式打包重组,并从雷曼总公司的账面剥离出来,注入这个即将成立的新公司。

  可惜的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使这根稻草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产生了由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但在区块链的世界里,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这既是当时金融机构大崩溃的时刻,却也为数字货币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中本聪写出了可能撼动当前金融体系的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

  在区块链技术信徒的眼中,区块链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至少其中的分布式分类账本技术(DLT)在广泛地应用于金融领域后,能够帮助人们避免下一次的金融危机的产生。

  不少金融专家也认同了这一观点,其中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北美投资银行业务前副总裁,现任亚洲区块链研究所名誉学术顾问的庞华东,他认为区块链可能是避免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关键。

  当我2007年开始在摩根大通工作时,有13人管理银行的40多亿资产。当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平均每日损失3亿美元,我逐渐意识到区块链可能会成为建立全球经济体系透明度和信任度的关键技术。

  他在采访中表示,虽然区块链技术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区块链所建立的非中介和透明系统具有从根本上降低全球金融风险的潜力,并以能力范围内最低的成本建立信任机制。

  1 年初,Fintech记者MichaelCasey和Paul Vigna出版了他们的区块链作品:《真理机器:区块链和万物的未来》。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传统的金融银行越来越扩张,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根深蒂固,但信用卡欺诈在生活中却屡见不鲜。

  许多曾经旨在让人们生活更轻松、经济更高效的“legacy systems”也不再能胜任这项任务。

  他们还援引了2008年金融危机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的故事,阐述了书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事实上,次级抵押贷款泡沫破灭后又转移到全球的银行体系,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金融机构,及其记录保存系统和实践的完整性的信任。

  这种盲目的信任使银行家能够随意地操纵他们的分类账簿,积累、甚至转售那些几乎没有价值的资产。

  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倒闭前不到9个月还公布了42亿美元的创纪录盈利,这也表明他们的财务数据和实际情况是存在一定出入的。

  目前,现代银行会计的核心依然是几个世纪前发明的复式记账法,尽管在催生现代资本主义上功不可没。

  而随着金融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复式记账为操纵提供了空间,也令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变得越来越令人难以理解。

  雷曼兄弟正是利用操纵手段,使自己在债台高筑的同时,账面上也丝毫看不出来瑕疵。

  其中的手段之一便是要求会计在本季度末将巨额债务从账面上转移出去,临时放在回购交易项目中。

  此外,他们还大肆滥用“难以估价”的资产概念,为一些不值钱的资产随机分配高价值。

  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没有一种有效的途径来得知某家银行上一季处于盈利还是亏损状态。

  2 如果信任问题是产生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那么将每项资产的价值和所有权被永久记录在一个透明、共享的数据库中,同时将账目的记录分配出去,或许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Alex Tapscott在2016年出版的《区块链革命》中也指出,通过提高资本流动的透明度来维护金融安全,是区块链技术在避免重大金融危机中的关键作用之一。

  他认为,利用区块链技术后,国家央行等监管机构不再需要逐个审查相关机构的操作,只需要访问交易的共享记录,这样就能监控现金流,并对金融体系内的整体流动性和风险分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此外,当区块链技术用于银行业时,智能合约可用在各种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协议或交易。

  而数字身份可以使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前确保客户的信用等级,这将大大降低坏账的可能性。

  TapScott认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还能将影子银行从金融体系中剔除。

  伯克利大学区块链顾问Urvi Guglani曾预言,作为值得信赖的中介机构的银行,可能会在未来20年内逐渐消失。

  金融也将从以资产为根基的模式转变为以现金流为基础的模式,从而不会出现资产估值错误、核心风险被低估的危机。

  3 事实上,区块链对于金融系统的解决目前只是处于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即金融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包括监管机构和个人客户等等,都在共享的分布式账本上进行着交互。

  目前来看,几乎每家大型银行都在开发所谓的DLT程序用于简化内部处理流程,但最终能否产生一个完全透明的、非中介化的系统还是未知数。

  区块链合作的主导模式是组织联盟,R3(世界顶级金融区块链联盟)聚集了全球200多家金融公司试图建立一个分布式账本平台Corda,用于存储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交易和债务的状态。

  但是,指望世界顶级金融公司将资源聚集起来,仅仅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处理政府和国际监管机构的精确监管工具的体系似乎不太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分布式账本技术或许能够取代复式记账法,但是尚不明确究竟会是哪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

  IDC:2019到2022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6.3%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录:世界经济需要全球共同呵护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录:世界经济需要全球共同呵护

    2018-11-14 01:00

  • 10年前美国那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10年前美国那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2018-11-13 22:50

  •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金融业不能脱实向虚新京报财评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启示:金融业不能脱实向虚新京报财评

    2018-11-13 22:50

  • 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大而不能倒”的美国金融业如何催生席卷

    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大而不能倒”的美国金融业如何催生席卷

    2018-11-13 22:49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