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法制日报贵阳激活民间调解力量推进三治融合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11-15 21:38 我要评论( )

两套桌椅、两台电脑、放满卷宗的文件柜这个简陋的房间就是贵州省贵阳市清镇法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调解工作室,也是调解纠纷的法律门诊。在这里,孙大平和潘文

  两套桌椅、两台电脑、放满卷宗的文件柜……这个简陋的房间就是贵州省贵阳市清镇法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调解工作室”,也是调解纠纷的“法律门诊”。在这里,孙大平和潘文学这两位在当地有较高威望,且拥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医生”,为群众问诊纠纷、把脉琐事。

  记者近日来到“法律门诊”,见证以孙大平和潘文学为主力的调解团队就地化解矛盾,为社会增添和谐因子,极力激发老百姓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热情。在清镇,以人民法院积极探索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新机制为开端,正进行着一场以法治治“病症”、德治析“病理”、自治除“病灶”,“三治融合”为特色的社会综合治理新实践。

  这是9月28日早上,一起高层建筑玻璃破碎伤人事件双方当事人的对话。这起纠纷的调解员就是孙大平和潘文学。他们自誉“不打针的医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治疗群众心里的“疾病”。

  正如孙大平所言,每当发生矛盾纠纷时,当事人往往讲习俗,忽视了“理”与“法”。鉴于此,两位“医生”在“治病”时,坚持以法律为准则,为确保调解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在诊疗过程中,二人有针对性的融入法律,疏导当事人必须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以更好的治疗“病症”。

  为提高两位“医生”的医术,清镇法院多次开展调解业务培训指导,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讲解调解文书的规范制作、归档方法等业务技能,并共同破解调解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遇到法律问题,参加清镇法院开展的法律咨询活动,进行请教;茶余饭后,观看法院推出的以案释法网络微课堂,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有矛盾纠纷,去“法律门诊”评评理……

  “‘法律门诊’在纠纷调处与法治宣教两轮驱动之下,逐步成为渗透强、覆盖广的社会治理平台。乘此春风,清镇法院以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困靠法的有序治理状态全面实现之势,让‘法’走进群众心里。”清镇法院院长舒子贵说。

  孙大平和潘文学前几天在走访过程中,得知一起缘于修路引发的纠纷。当事人被邀请到“法律门诊”,两位“医生”通过“六尺巷”的典故和礼让的美德,就该起纠纷进行了“病理”分析,引导双方效仿古人。双方纷纷表态:“调解员是我们自己选出来的,当然服他们……”

  调解员的工作看似普通,实则综合素质却有着极高要求。调解员需德高望重、为人楷模,是群众道德教化的榜样,具备占领思想阵地、引导群众行为、平息邻里纠纷的威望和条件。

  据了解,为推动形成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社会善治新格局,清镇法院以“崇德尚法、诚信重义、见贤思齐”为标准挑选出了若干名乡贤。经过综合考量,法院在此基础上培育出具备法律知识、善于调解纠纷、热心公共事务的专职调解员,成功组建“法律门诊”。

  “群众热情地为我点赞,真的很欣慰,这是对我调解能力的认可。”曾多年任职小学校长的孙大平说道。正如他的老搭档,退休法官潘文学所言:“作为一名老党员,这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劲,想为乡亲们做点事。现在,我们更要对得起大家推荐我们成为人民调解员的这份信任。”正式凭借着那“一股子劲”,两个老搭档以德立身析“病理”。

  两位“医生”以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用村规民约传承和美民风、以孝老爱亲彰显人性美德、让崇德尚法带动公序良俗。如果说“绿色”打底、“大数据+”厚植了清镇的发展优势,那么忠孝礼义、乡贤评理,则夯实了清镇的法理基石。

  滴水方可穿石,“家风更和美、民风更淳朴、乡风更文明”俨然成为清镇法院“法律门诊”领航下的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追求。

  “这事还是让老孙和老潘帮忙拿个主意吧。”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同意”声。

  9月28日下午,一群人自发来到法律门诊,请两位“医生”帮忙除“病灶”。记者了解到,来人是一起迁坟纠纷的当事人,分别是开放商和群众代表。由于涉事群众较多,此事一直没有妥善解决,双方决定求助孙大平和潘文学。

  如今,清镇的乡里乡亲间有纠纷,都习惯相约着“找地方说理”。这个地方就是“法律门诊”,在这里调解纠纷不是缘于事态的恶化,而是为了在两名“医生”帮助下,彼此“有话好好说”。

  记者从“法律门诊”的工作台账发现,从家长里短、工资拖欠,到拆迁补偿……“法律门诊”已经成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好去处。

  通过多年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实践,两位老“医生”摸出了些门道。“对矛盾纠纷充分并细致地了解是调解的首要前提,除当事人的姓名、年龄外,其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经济状况等都是了解的重点”孙大平说。

  “不同工作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和行为,只有了解了当事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轻松做通当事人工作,促成良性沟通。”潘文学每次调处纠纷前,总是先将各方当事人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等“摸个透”,掌握清楚矛盾的来龙去脉和当事人诉求后,再因人制宜,灵活调解。

  “我们希望大家有问题尽量通过‘法律门诊’解决,都是邻里乡亲的,若事态失控,甚至闹到法院,就影响关系了。”孙大平说,“我们会以法育人、以德立身双管齐下,以人为本帮助当事人做到自我约束。将矛盾纠纷化于无形,是我们两个老伙计坚持做调解工作的原因所在。”

  “依托‘法律门诊’这一平台,三治合力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事件进行‘急诊’。通过将“小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即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又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目的。”贵阳市司法局局长何志坚说,“纵使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综合治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社会治理依然需要以法育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以德立身,提升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以人为本,促进自我调节和良性互动。自治、德治、法治,不仅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的社会综合治理理念和模式。”

  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是日本东北大学电影学博士后张竑,关于日本电影及中日电影交流史,问我吧!

  我是多家高校、众创空间的创业导师,关于企业融资、创新创业的问题,问我吧!

  我是日本东北大学电影学博士后张竑,关于日本电影及中日电影交流史,问我吧!

  我是多家高校、众创空间的创业导师,关于企业融资、创新创业的问题,问我吧!

  我是多家高校、众创空间的创业导师,关于企业融资、创新创业的问题,问我吧!

  我是日本东北大学电影学博士后张竑,关于日本电影及中日电影交流史,问我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法制日报:预付卡乱象岂能久治不愈

    法制日报:预付卡乱象岂能久治不愈

    2018-11-15 21:38

  • 法制日报:依法执行公务就应理直气壮

    法制日报:依法执行公务就应理直气壮

    2018-11-15 21:38

  • 法制日报:“锦鲤”很诱人陷阱也很深谨防个人信息被套取

    法制日报:“锦鲤”很诱人陷阱也很深谨防个人信息被套取

    2018-11-15 21:37

  • 法制日报:治理电商刷单还须监管刷屏

    法制日报:治理电商刷单还须监管刷屏

    2018-11-15 21:37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