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途径捏造、散布房地产虚假信息,以及雇佣人员制造抢房假象等方式,恶意炒作,哄抬房价。
5.通过提供“首付贷”或者采取“首付分期”等形式,违规为炒房人垫付或者变相垫付首付款。
2.为不符合交易条件的房屋提供经纪服务,或者对购房人隐瞒抵押、查封等限制房屋交易的信息。
3.为客户就同一房屋签订不同交易价款的“阴阳合同”提供便利,非法规避房屋交易税费。
1.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前,以认购、认筹、预订、排号、售卡等方式向购房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诚意金等费用。
2.未按政府备案价格要求销售商品房,或者以附加条件限制购房人合法权利(如捆绑车位、装修)等方式,变相实行价外加价。
4.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自身法定义务、加重购房人责任、排除购房人合法权利。
1.通过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或者曲解有关房地产政策等方式,误导购房人的市场预期。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地要加快制定住房发展规划,调整供应结构,持续开展治理乱象专项行动,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
各地要加快制定实施住房发展规划,抓紧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和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乱象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各地切实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系统分析当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综合施策,把地方政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确保市场稳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体系,完善对地方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要严格督查,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其中,“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这一说法相比于以前有所不同,以前的表述基本上都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删掉“过快”两个字引发不少联想。而在本次住建部召开的座谈会上,有关房价的表述是这样的:把地方政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确保市场稳定。要严格督查,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
7月31日,根据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住建部公布一批各地查处的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
住建部表示,该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及哄抬房价、“黑中介”、捂盘惜售、未批先售、虚假宣传等方面,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住建部要求各地继续深入开展专项行动,通过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国土资源部将让所有市县全部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四统一”: 登记机构、登记依据、登记簿册和信息平台“四统一”。
全国联网后, 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二是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与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审批信息、交易信息等实时互通共享。
近日,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出现3大变化的《商品住宅使用说明书和质量保证书》有望9月起在全省发布推广。明年1月1日起竣工验收的住宅工程,开发商要按照这些要求编制“两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