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什么?它离我们还有多远?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20-12-09 09:29 我要评论( )

个性化教育,指向克服传统教育中的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灌输、轻智能开发,要求学校教育承认学生在智力、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实际差异,发掘学生自身的兴趣, 2006年,欧洲经合

  个性化教育,指向克服传统教育中的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灌输、轻智能开发,要求学校教育承认学生在智力、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实际差异,发掘学生自身的兴趣,

  2006年,欧洲经合组织(OECD)发表意见报告《面向明日之学校教育:使教育个性化》,将个性化教育作为应对变革时代的重要教育议程,认为“一刀切”的学校知识和组织安排既不适合个人需要,也和知识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

  2010年,中国政府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鼓励个性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要做到教学科目和方法的完全个性化,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毕竟传统的学校课堂里,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兴趣和偏好。而大幅提高老师数量的做法也显然不切实际。

  因此,很多人将个性化教育的希望寄予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尤其是人工智能,更是被誉为促成个性化教育的中坚力量——

  具体而言,首先,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电脑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产生关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偏好的大量数据。

  然后,算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自动调整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内容,推荐适合学生的习题,甚至改变教授知识的方法。

  这个过程不断地进行,数据越多,机器对学生的习惯和偏好掌握得越透彻,推荐的内容和方法也就越精确地匹配学生,学习效率自然不断提高。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正在从学习个性化、教学精准化和管理科学化等三个方面推动教育走向个性化。

  技术驱动的个性化教育,可以简化个性化带来的复杂性。但当前的技术水平,仍有些难以应对教育个性化的挑战,例如:学生的学习过程未能实现个性化,学生不能充分了解自己,教师又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因此在课堂内外,即便有信息化应用的支持,也只能获得标准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指导。

  此外,教师的教学过程未能实现精准化,教师以一人之力难以从预习、听课、复习、自学、作业、考试等各类场景应用中,观察并掌握全班所有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与学业成果,更不能精准地指导每位学生的学习。

  突破障碍需要技术的迭代升级,也需要教育技术公司加强对教育的理解与对用户的洞察,更需要教育制度自上而下的疏导。

  不管如何,当前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在教育领域已开始被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学习与管理模式的变革。长远来看,未来的学校必将由宣讲式的大班教学模式,逐渐走向更能培养创新精神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产业升级新动能——看云测试如何助力教育实现个性化培养

    产业升级新动能——看云测试如何助力教育实现个性化培养

    2020-12-11 14:56

  • 人工智能如何实现个性化教育松鼠Ai智适应教育来告诉你

    人工智能如何实现个性化教育松鼠Ai智适应教育来告诉你

    2020-12-09 16:41

  • 小哈皮学堂成立一周年:单月营收超5000万未来瞄准个性化教育规划

    小哈皮学堂成立一周年:单月营收超5000万未来瞄准个性化教育规划

    2020-12-09 16:41

  • 欢迎光临中国个性化教育(国际)研究院

    欢迎光临中国个性化教育(国际)研究院

    2020-12-09 09:28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