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华市武义县,有这样一所神奇的“园林式学校”:校园里树木葱郁,花香鸟语。珍珠鸡、天鹅、兔子……萌萌的小动物们时常围绕在孩子们身旁,与他们一起结伴同行,快乐成长。而这所学校,正是气象山下、熟溪河畔的武川小学。
把“动物园”搬进校园,打造与武川文化一脉相承的生命教育体系、让课堂走向田间地头,校长胡爱萍始终觉得这是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坐落在武义这片‘三实文化热土’上,我们希望能够把‘勤实孝义,守正创新’武川办学特色落在实处,打造学校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厚德、启智、健体、尚美、崇劳五个维度育人,努力为孩子的精彩人生奠基。”
记者到达武川小学时,正值孩子们开学归来,他们回到校园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不远处的苗圃里,来到大树下、蜜蜂农场,“拜访”小动物们。在学校的“动物乐园”里,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为小鸟和小松鼠搭起了小房子,寒假里,这些校园里的“老朋友”是他们最记挂的了。
“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豆又种棉;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在田间地头,传来了同学们朗朗的跟读声。原来,曾李旺、冯金梅两位老教师正带领着三(4)班的学生,认识春天的时令农作物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计算一片叶子的面积吗?”几位老师带领学生在竹林里、树荫下、花丛间授课,以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为教材,学生们或席地而坐或站或走,奇思妙想在山水间酝酿,思维自由驰骋。田园语文、田园数学、田园英语、田园美术、田园音乐、田园体育、田园动手实践……
同学们在小桥流水边吟诵,在草地上歌唱,动手丈量,欢快奔跑,那些原本静静躺在书本上的知识似乎也鲜活了起来,用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形式,在学生们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记。
胡校长直言:“让孩子们走出教室,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成果,让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从而更好地感受世界、感知生活,从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的确,对于学校而言,通过德育活动,能够孕育学生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健全人格,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但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知”的过程,更是“行”的过程。
武川小学的生命教育与田园课程体系,可以说是打破了常规方式,知行合一,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获评了“金华市德育品牌四星学校”,已初步绘就了生命教育蓝图。
走进武川小学的校园,你可能很快会发现校园里的篮球元素。“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们能有健康的身体和全面的素质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为此,自建校以来,武川小学就非常重视师生的身体、身心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武川小学屡摘县小学生篮球联赛桂冠,11年被评为金华市篮球项目特色学校,13年被授予金华市少体校篮球训练基地,15年代表金华市参加省阳光体育运动会小学生篮球赛,并取得男女篮双冠,至今已是武义县小学篮球中的标杆典型。
“最初,部分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到如今,却成了坚定的支持者。”胡校长回顾道。渐渐地,通过篮球这项运动,家长们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身体变得好多了,现在生病请假的同学比以前少了”“同学间感情变好了,我们还学会了团结、协作和竞争”“和老师一起玩,觉得老师变亲切了”;“篮球运动,让孩子们更加有精神,更加有自信了!”
现在,武川小学的校园里时常都有篮球赛,球声人影,汗水笑靥,观球师生时而齐声助威,时而振臂高呼,时而欢欣跳跃,记者也被这浓郁的校园篮球文化所感染着。
随我们同行的武川小学办公室主任李娟告诉记者,武川小学所在地原为武义一中校址,由于年代久远,部分校舍已陈旧破败。为了彻底改变这一面貌,胡爱萍下了“狠心”要“从内而外”地改革。“武川的三实文化,是深刻在每一个武义人身上的,来到武川,我首先希望老师和孩子们找到‘勤实孝义,守正创新’的精气神。”
重塑武川文化,将传统农耕文明中的“勤”与郭洞地域文化中的“孝”作为底色;改造校园环境,带着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填土挖坑,精心灌溉。“一开始有些家长不理解,但看到胡校长亲自顶着大太阳,在校园里干农活,大家就明白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加入。”
家庭教育讲座、班级亲子活动、创优考核活动、专属于父母的《习惯养成记录册》……该校通过各项活动传递学校教育理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对武川小学而言,聚焦课堂,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聚焦孩子本身,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2020年,学校启动生命教育生态圈建设计划,通过党群合作,家校联动,师生携手,开辟蜜蜂农场、科普园地、廉教园等一系列融德育、劳动教育于一体的生命教育基地,整个校区焕然一新。如今,武川小学的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独特风貌:勤劳、果敢,孝义、担当。
关键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