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最新的旗舰基金与上一个基金策略差不多,都是在全球投资房产市场中的不良资产(distressed property)。6月黑石刚为一个专注于亚洲的机会型房地产基金筹资了71亿美元。
在次贷危机和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之前,黑石曾于2006年斥资39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办公物业EOP(Equity Office Properties Trust),创下史上最大REITs收购交易。黑石也于2007年10月起向希尔顿酒店投资了260亿美元,在今年5月清仓希尔顿后,黑石在这两笔投资上盈利至少200亿美元。
黑石的竞争对手们也在行动。私募巨头凯雷集团也将于9月为旗下最大的美国房地产基金募资。英国《金融时报》9月12日报道称,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本周推出了欧元区的开放式房地产基金,首轮募资了2.8亿欧元,将投资区内或与欧元挂钩国家的办公室、零售和物流类地产。
贝莱德负责全球房地产业务的主管Marcus Sperber表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偏好有所改变,很多客户计划增加对房地产的资金配置。今年早些时候的调查显示,255个受访客户中42%有增配需求。投资者正在调整配仓增加低流动性的资产,特别是房地产,以此产生高额回报和现金流。
资产调研机构Preqin在最新的房地产报告(Real Estate Spotlight)中发现,今年8月,全球已有167个私募房地产基金结束了2018年最后一轮募资,总募资额高达730亿美元。公共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正在大力押注地产,对抗通胀,并多元化在股债之外的资产持有。
彭博社还指出,除了房地产,全球投资者正在大量涌入替代类资产类别,推涨了私募行业整体的募资总额,例如2017年私募股权行业募资额是创纪录的4530亿美元。黑石也搭乘了客户的需求东风,7月消息称,公司即将为第八个买断基金(buyout fund)募资至少200亿美元。
贝莱德集团的房地产投资高管Ian Williamson曾表示,欧元区商业地产还在使用周期(occupational cycle)的早期阶段,改善的经济状况将继续推动区内地产表现。由此类推,黑石集团对美国房地产资产的大力押注,理由也差不多,背景都是经济基本面利好。
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2017年外资于中国内地楼市的投资同比增幅高达84%,占全年总投资额的20%,而2016年该比例为14%。其中大宗交易包括顶新集团65亿元收购上海1788国际中心,基汇资本49亿元收购凌空SOHO、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41亿元收购广州西城都荟。
商业地产市场,外资开发商可以设立独资公司持有不动产项目。作为全球资管巨头,黑石集团已经在北京和上海布局,CEO苏世民呼吁中国楼市进一步向外资开放,指的是外资在中国内地设立独资的金融业务公司,面向中国境内投资人发行不动产信托、REITS和私募基金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