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厦门市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得承诺为购房人办户口解决入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09-16 02:34 我要评论( )

台海网9月1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期,厦门市房地产市场监管部门在专项整治中发现一些违规现象,如位于集美的某房产项目违规支取预售资金,现已被暂停项目网签资格;位于海沧的某房产项目,涉嫌未取得预售资格证便办理认筹,将办公用途宣传为商住用途,误导

  台海网9月1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期,厦门市房地产市场监管部门在专项整治中发现一些违规现象,如位于集美的某房产项目违规支取预售资金,现已被暂停项目网签资格;位于海沧的某房产项目,涉嫌未取得预售资格证便办理认筹,将办公用途宣传为商住用途,误导消费者,并消极应对检查。

  近日,市国土房产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建设局、市教育局、厦门银监局、市金融办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厦门市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相关房地产市场违规行为上“紧箍咒”,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经营和中介行为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个别项目因加层等原因,导致项目无法通过验收、交付使用,购房者利益受损。此次,八部门明确要求严格按照规划指标开发建设。

  根据通知,开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许可明确的指标要求进行开发、建设,不得擅自改变规划建筑功能;不得随意变更施工平面图;不得随意更改建筑布局,不得擅自加层、插层、深挖地下室,改变建筑结构;严禁将非住宅用途项目建设为带有居住功能的房屋。

  不少购房者在购房时,更看重学校配套,但有些开发企业等住宅项目完工后,才开始建设学校,导致先入住的家庭无法及时享受到子女就近上学的便利。

  此次,通知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应加强商品房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项目按时竣工、交房;商品住宅小区配建学校应与小区首期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确保首批入住业主的子女同期享有本学区的权利。

  个别产业、办公商业项目涉嫌误导宣传、改变为商品住房的行为,此次通知除了重申“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经纪机构应如实发布项目销售广告”,还列出了禁止出现的违规行为。

  通知规定,不得发布虚假房源和价格信息;不得在商业、办公用房销售过程中以“公寓”“公馆”“×房×厅”等用语或设置具有居住功能的样板房误导消费者;不得宣传项目周边尚未正式建成的规划配套设施;不得承诺为购房人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不得发布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划定、公布的教育划片信息;不得承诺房产升值或者投资回报。

  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厦门市商品房预售管理规定》及《厦门市商品房售楼处公示规范要求》做好现场公示;同时还应将与购房人签署的文件、资料以及《承诺书》在销售现场公示。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实时更新并公示《商品房项目销售进度控制表》,标注“认购”“销售”等销售状态信息和“土地抵押”“在建工程抵押”等限制状态信息,标注的信息应与“厦门网上房地产”网站显示一致。要在销售现场提供查询终端,为购房者及时登录“厦门网上房地产”查询项目情况提供便利。在“厦门网上房地产”网站上显示为“可售”的房源,不得拒售。

  为了防止开发商以低于样板房的标准来建设,通知明确,土地出让合同约定一次装修到位的项目,预售时应设置装修样板房,并保留至项目竣工交付;不能保留至项目竣工交付的,应提前采用证据保全公证的方式,并将公证内容在销售现场公示。

  市国土房产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有的项目开发企业,通过附加条款或附件规定,加重购房者负担,其中有的内容甚至与主条款相违背,此次通知也做了相关规定,保护购房者权益。

  根据通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代理机构,必须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不得捆绑车位、捆绑装修等作为购房的前提条件;不得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利用附加条款修改主要条款等方式,免除自身义务、加重购房人责任、排除购房人合法权利;不得对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等付款方式进行歧视性销售。有限制性销售条件的项目,开发企业应当将项目的性质、限制信息、不利信息等重要事项,书面告知购房人,让购房人知晓。

  开发企业与预售资金监管银行必须按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要求和监管协议约定收存、使用预售资金,不得违规挪作他用。

  根据通知,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承办经纪业务,应当通过存量房网签系统签订《经纪服务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与委托人另行签订其他协议或者文件,涉及交易价款、付款方式、佣金等主要条款应当与网签的合同一致。

  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在经纪服务过程中,不得发布虚假或无房源编码的房源信息;不得发布不实价格信息招揽业务;不得隐瞒抵押、查封等影响交易的信息,诱骗消费者;不得未经产权人书面同意擅自将房屋挂牌,或者委托期限到期拒不下架房源;不得协助购房人通过“首付贷”“抵押贷”等方式骗取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提供违规金融服务。

  通知要求,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大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建立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违反本通知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计入房地产诚信档案,予以公开曝光,并视情节暂停直至禁止参与土地招拍挂、商品房销售代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男子翻修房屋发现手榴弹 系过世父亲留下

    男子翻修房屋发现手榴弹 系过世父亲留下

    2018-10-27 15:46

  • 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 为签订“阴阳合同”提供便利 宜昌市6

    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 为签订“阴阳合同”提供便利 宜昌市6

    2018-10-27 15:46

  • 房产证”写上子女的名字会有哪些弊端

    房产证”写上子女的名字会有哪些弊端

    2018-10-27 15:46

  • 罗湖一地段房产中介密集打街霸 律师:已违反规定

    罗湖一地段房产中介密集打街霸 律师:已违反规定

    2018-10-27 15:4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