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了!当一些人还在加杠杆冒险冲进楼市的时候,先知先觉的房地产商正在从楼市里鱼贯而出。
9月12日,保利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以全票的通过率,同意公司将名称变更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就在几天前,万科也被传出消息,“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即将更名为“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并且已经得到确认,目前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
另外,万科在各地的分公司,已经启动了改名程序。据南都披露,广州今年以来,万科在厦门、成都、海南、广州、合肥、上海等至少九家当地分公司已经先后完成更名。
—7月3日,龙湖地产发布公告,龙湖地产自2018年6月12日起公司中文双重外文名称则已由“龙湖地产有限公司”更改为“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彰显更名背后“空间即服务”的商业蓝图。
——6月28日,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由“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合景泰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力做大做强地产板块的基础上加快多元化业务布局。
——3月1日,时代地产发布公告,全名变更为“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变更为“时代中国”。与此同时,公司的业务也从传统的房地产企业向城市发展服务商进行战略升级。
——3月1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更名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商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1月15日,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采用“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为中文第二名称。明确业务已从传统地产开发延伸至长租公寓、养老服务、绿色建筑设计、物业服务、装饰、地产金融等业务领域。
2018年1月,朗诗绿色地产采用“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为中文第二名称;
2018年3月,时代地产全名变更为“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变更为“时代中国”;2018年3月,龙湖地产全名由“龙湖地产有限公司”更改为“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016年,恒大地产更名为中国恒大集团,远洋地产更名为远洋集团,雅居乐地产更名为雅居乐集团,K2地产更名为石榴集团。
但地产名称的变化真的是“去地产化”的标志吗?先别忙着定调。房企改名往往与多元化、业务扩张、战略调整等关键词密不可分。
万科表示,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的确将进行企业名称变更,进行变更的原因并非“去地产化”,而是扩大经营范围,“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有教育、文体等业务,这些业务都是房地产以外的业务。”
今年7月,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8届年会上,万科集团副总裁、董秘朱旭则表示,万科没有抛弃房地产,而是在做定位更新。“万科只是面对新的时代,将升级迭代为城乡建设和生活服务商。万科的业务版图,将围绕城乡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两条主线布局。”
目前,万科的核心业务为住宅业务、物业业务和租赁业务。除此之外,万科还在物流、养老、教育、冰雪度假等领域发力。
现今,房地产市场调控严厉,楼市提倡“租购并举”,传统的地产开发正面临着发展瓶颈。上海中原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高周转有边际效应递减,市场竞争激烈,现在没有特别好的方向下,房企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做多元化、多种发展是不错的尝试,等到某一领域有明显发展,房企可以再加大投入。”
房企纷纷谋求转型,找寻新的发展途径,试水医疗、农业、教育、养老、特色小镇、长租公寓等多个领域,原来的公司名称也就无法概括所有业务,改名也就成为必然。
房价涨跌决定了悲喜人生,房价涨,造成无房家庭的普遍焦虑;涨得快,买房的高兴但是政府担心泡沫化;房价跌,就有老业主大闹售楼处的,这种场景大家屡见不鲜了。
云房数据中心最近发布了8月份的百城房价走势统计报告,事情正在起变化啊,我们先来看下这个报告:
总结来说:房价下跌的城市从一线城市向杭州、武汉、南京等新一线、二线城市蔓延,个别热点三线城市已有迹象显现。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其中透露出的信号,颇有深意。这或许意味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高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楼市的黄金时代,已渐行渐远!
不少人在拥有多套房产的同时也成为了房奴,被掏空了钱包并背负起了沉重的房贷。
政府是在今年年中调整了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政策,之后,住建部表示,棚改货币化安置要因地制宜,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的地方,可以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可以想见,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中,会有更多的三四线城市跟进,没有了来自棚改安置的大笔资金投入,三四线城市的经济、产业和人口难以支撑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这一波牛市基本算是走到了头。
戴德梁行北中国区研究部主管魏东认为,从三四线城市房价开始上涨伊始我就曾提出过警告,在没有真实需求的前提下的房价暴涨都是难以持久的,趁房价上涨试图在三四线城市投资获利的人群现在要格外的小心,在一个没有需求的城市中,即便价格没有大幅下跌,可能的情况也是有价无市,个人的大笔资金锁在楼市里不知何时能找到接盘侠。
1、北京出台史上最严公积金贷款新政,“认房又认贷”;今后公积金贷款将与缴存年限挂钩,每缴存一年可贷10万元,缴存12年可以贷到最高的120万元。
3、对三四线城市,国家则使出“釜底抽薪”的大招:曾经被视为抬高三四线房价的重要推手,棚改货币化安置或正渐行渐远。
一个事实已经板上钉钉:楼市永远涨的神话,正在渐行渐远。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违背这个铁的法则,即使一时赚到了快钱,但早晚是要赔回去的。
21财闻综合自:财经观潮(guide0929)、21世纪经济报道( jjbd21)作者:魏东,戴德梁行北中国区研究部主管、财经要参(mofzpy)、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