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时,大亚湾房管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恶意炒房、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一文。
《声明》称:“我区一直以来采取限制性购房措施,对投机炒房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一次性购买3套以上(含3套)的购房行为采取暂缓网签,核实其是否属于恶意和投机炒房行为。”
并再次强调:“开发企业、中介机构,以及相关媒体机构不要炒作不实信息,共同维护市场的平稳健康。”
今日晚间,大亚湾房协官方微信公众号又对外发布了公告,对于房管局的声明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据大亚湾房协从官方获悉,从通知即日起凡在大亚湾房管局系统内登记购买三套及以上房源的,第三套及以上缓签,并要求各开发企业务必精准理解,不要走偏锋,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开发企业负责。另据协会了解,声明中“个人”指的是“夫妻双方”。
大亚湾房协并重申:鼓励刚需,不鼓励任何炒房行为,房住不炒是所有调控政策的落脚点,请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诚信规范经营,共同维护我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今日晚间十时许,南方日报发布了惠州市房管局长袁贵平的专访报道,再次对“限制性购房”新政进行了权威解读。
“不单是在大亚湾,采取限制性购房措施打击投机炒房行为早已在全市各个县区全面实施。”
“如果能够确定属于投机炒房,别说是3套房源限签,就算是1套房源我们也不会给予备案登记。”
“落户的创业公司一次购买10套,甚至20套房源用于企业员工的福利居住使用,只要能够证实该用途,且承诺后续不进行交易,这种需求也是被认可的”
自今日午间大亚湾房管局发布声明之后,各路媒体以及专家就迫不及待的进行了解读。但是从内容本身来看,并没有过多实质性的政策,对于规则的表述略显含糊,结果造成了很多解读出现了啼笑皆非的偏差。
结合后续大亚湾房协的补充说明,以及惠州房管局长的权威解读,企鹅找房为你再梳理一遍,到底“限制性购房”是个什么政策!
从大亚湾房协后续的补充说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一次性购房”的表述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致于部分市场人员甚至解读为只要不一起刷卡就行,分开多次购买就不构成“一次性购房”。只要在大亚湾房管局系统内登记购买超过3套及以上,就属于被缓签。
大亚湾房协的说明里明确了个人名义购房的主体界定,夫妻双方意味着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购房资格审查。夫妻双方分别以个人名义购多套房的行为,亦将触发政策限制。
如果惠州各区县下一步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的话,意味着各地房管局将会进行联网查询,核对购房登记资格。不仅是在大亚湾不能买第三套,在惠州全境内名下房产达到三套也会被列入暂缓网签的范围。
(4)“购买三套及以上房源的,第三套及以上缓签”,换成比较好理解的话就是:你在惠州现在最多只能买两套房!
官方解读里虽然强调了暂缓网签与暂停网签的区别,但是对于“暂缓”具体要“缓”多久,并没有具体的说明。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限制性购房还在实施,那么第三套房将会一直处于“暂缓”状态?
毋容置疑的肯定是投资客,炒房客。对于首次置业和改善型置业的普通购房者来说,两套房子已经能满足居住需求。虽然我们不指望一个政策就能完全刹住投资、炒房的风潮,至少以后不会在朋友圈看到“内地豪客怒刷8套天地楼”、“某某网红一次性连扫十几套”的恶俗炒作把戏。
在金融信贷政策愈发趋紧的市场下,楼盘项目对于客户资质的要求本就越发严格,大家都想把房子卖给一次性付款的客户。在“限制性购房”的政策管控下,对于客户的购房资格审查会进一步提高,需要考虑的将不仅是客户的支付能力,还有资格问题。如果一不注意与被限制的客户签了认购书,被暂缓网签了,那就意味着开发商收不到款,销售拿不到提成,中介不能结佣,整个交易环节一下僵死。新规将会触发开发商进一步主动地去筛选客户,对于购房资格的审查会更加重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