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缺点: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完全否认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否认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
3、缺点:把无意识模仿等同于教育,无视教育的有目的、有意识,否认教育社会性
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为了使年轻一代更好发展,必须有教育的传递生活经验
3、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才产生了手、脑。语言和教育内容
2、教育的历史划分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
3、 采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尺度把教育划分为: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
1 不仅有阶级性,还有等级性,例如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性)
2 教育内容是儒学、教育方法是死记硬背、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育
1 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僧侣,教学内容是“七艺”——“三科”“四学”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政治发展,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还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2009年全国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为(简答):
3、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简答)
10、按照生产力标准可以把教育历史划分为,而按照生产关系尺度可以把教育历史划分为
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15、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基本,进入
第四,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为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从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分为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但是作为现代教育,两者也有共同点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