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新闻网讯(记者叶萍黄睿)“请大家拿出双手,交叉在一起看一下,哪个大拇指在上……”3月15日,在市青少年宫,“12355成长工作室”的辅导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一节情商训练营的公益课程。
据了解,为了更多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有心理需求的人群。2015年,市青少年宫组建成立了“12355成长工作室”。2018年,该工作室正式启动“从‘心’出发、让爱流动”社会心理服务志愿项目,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成员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于社会,共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我们这次上课的内容是关于同情心和同理心的训练,让孩子们学会设身处地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提高他们的情商。因为五六年级的孩子同伴关系、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但平时他们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偶尔会产生冲突。”工作室辅导老师陈秀敏向记者介绍,课程主要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去设计。
“以前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比较容易情绪失控,还会和同学一言不合就吵架,但是现在不会了,在训练营中懂得了将心比心,情绪也更加平和。”学生吴浩程说,他现在和同学、家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好更融洽了,非常感谢工作室的老师们。
目前,工作室核心成员已有12位,均为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让爱流动、从‘心’出发”志愿项目服务范围已辐射至各个乡镇、学校和社区,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普查、档案建设、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的科普培训计划等。这一服务模式也成为了浙江省新“枫桥经验”典型案例。
“工作室从成立到现在已经6年多来,我们接了将近700个案例,开了30多个讲座,为突发事件做了很多应急处理。”市青少年宫负责人表示,工作室还将定期请青少年心理专家走进乡村、社区,或网上开展健康巡讲、义诊咨询等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让更多青少年了解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家长、学校、社会更准确地把握青少年心理特点,共同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龙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龙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网络实名:龙泉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